近年来,随着近海养殖空间受到挤压,生态压力不断加剧,中国海水养殖正积极向深远海拓展。在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产业生态推动下,思凯汀积极参与其中,助力海水养殖持续向深远海拓展,共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以"质"构筑三文鱼品质体系!思凯汀中国受邀参加2025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大会

7月3日,2025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深远海三文鱼产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山东烟台成功召开。
大会邀请了来自国内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科研机构、企业及餐饮终端的多方代表,共同围绕深远海养殖技术革新、渔业创新实践展开深入交流,全面展示了中国深远海养殖的创新成果和发展潜力。
聚焦产业升级:思凯汀分享三文鱼品质体系构建经验
作为本次大会的参与代表,思凯汀中国水产商务总监陈小星受邀出席并参与题为“深远海三文鱼品质体系构建”的圆桌对话。围绕三大核心议题进行了分享:
1、品牌价值与核心竞争力打造
思凯汀持续聚焦产品质量与品牌建设,助力提升中国深远海三文鱼市场影响力与消费认知。
2、RAS与海水养殖模式下的成本与质量平衡
面对市场对品质和安全的双重要求,思凯汀通过科学配方与精准管理,旨在实现饲料产品在成本控制与高质量产品输出之间的优化平衡。
3、提升产品溢价与品牌竞争力
在全球高端水产品市场,产品溢价力与品牌影响力至关重要。思凯汀通过创新技术、稳定供应链和高效服务,持续提升品牌价值。

实地探访:深海海水虹鳟规模化养殖成果初现
经海005号网箱
7月4日,大会主办方组织参会代表前往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经海渔业)旗下的“经海005号”深远海网箱,开展海水虹鳟溯源活动。
- 经海渔业目前拥有8个同类型网箱,自2023年起开展海水虹鳟规模化养殖试验。
- 单个网箱养殖水体达7万立方米,可投放虹鳟15万尾,单尾平均收获重量3.5kg(HOG)。
- 2024年收获600吨,2025年预计收获1500吨,并获得中国首家BAP海水虹鳟认证,2026年目标产量提升至4000吨。
该项目不仅填补了国内海水虹鳟规模化养殖的空白,也为深远海三文鱼养殖产业链升级树立了标杆。
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深远海养殖成为蓝色经济新动能
近年来,随着近海养殖空间受到挤压,生态压力不断加剧,中国海水养殖正积极向深远海拓展。
自20世纪90年代引进重力式网箱,我国深远海养殖逐步发展。如今,已建成多种类型的养殖设施,如重力式网箱、桁架类网箱、养殖工船等,养殖水体达4398万立方米,产量39.3万吨。
山东、福建等地形成产业集聚,配套养殖技术持续完善,也有地方政府政策支持保障。在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产业生态推动下,思凯汀积极参与其中,助力海水养殖持续向深远海拓展,共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